:::

臺灣鄉土書目資料庫

現在位置: 首頁向右箭頭 瀏覽服務向右箭頭 詳細資料
:::
資料類型 學位論文 
主要題名 嘉南地區麓山帶地質構造之研究 
作者 林煌棋 
出版日期 1996 
頁碼或冊數 105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利用野外調查以及文獻上所得到地表、井下地質和地球 物理之資料,對臺灣西南部嘉南地區麓山帶之地下地質進行解釋,並討論區域性地下構造間的關係,同時藉由構造解釋的結果與微震資料相比較,以期瞭解地震與構造活動的關係.研究方法是利用轉折法,再配合平衡剖面的觀念,建立深度達基底滑離面而足以顯示出地下深部構造堆疊型態的數條剖面.研究的結果顯示,嘉南地區區域性基底滑離面可能位於白堊紀或更老的地層,而有異於 Suppe(1980)所推測基底滑離面位於中新世或漸新世地層的底部.換言之,地表構造是由較厚的沈積岩疊瓦而成,因此地下構造將較簡單。在本研究範圍內的重要構造線-觸口斷層為一條斷面向東以高角度傾斜的逆衝斷層,但從剖面資料顯示觸口斷層兩側地層沈積厚度上有極大差別,推斷其可能沿早期正斷層面滑動所產生。觸口斷層幾何形態上為一系列傾角平均約60度的前向及橫向斷坡之排列所組合,由於差異的移位作用和斷坡之古地理位置的影響,造成斷層線呈彎曲的形貌,尤其是觸口斷層在草嶺和水社寮斷層間的區段。觸口斷層向南延伸至光興斷層以南,觸口斷層上盤地層反而比下盤地層年輕,其主要是受觸口斷層下盤反衝斷層作用和觸口斷層反轉時滑移量減少的緣故。此外根據鑽井、重力以及地震等資料顯示,關子嶺構造高區應為一古地壘或是在地表下造山帶前緣斷層擴展至此所造成。最後,就本研究構造解釋的結果顯示出1996年4月份所發生的地震,極可能與鹿窟斷層及其分支斷層有關。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the subsurface structure and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thquake genesis and structural developments in the foothills belt of Chianan area of southwestern Taiwan through surface, well and seismic data. By applying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出版地 桃園縣 
關鍵詞 臺南縣;白河鎮;關子嶺;嘉南地區;麓山帶;地質